既然我們現在只能宅在家裡看電影,不妨讓我們來一場線上懷舊之旅,回顧一下電影曾經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時光。
1980年代,外國電影及其神奇的魅力被引進到非洲加納(Ghana)。很快,一群不辭辛勞的企業家在當地藝術家和行商們的幫助下創建了VHS(家用錄像系統)租賃系統。
從此電影被推介到加納各地,並可以與電視機、揚聲器和發電機一起租賃。不過,在行商們的配套電影裝備裡,最關鍵、最重要的是那些電影海報。
這些海報是用油彩畫在50公斤的麵粉口袋上製成的,是為了吸引當地人來租借電影,可以在家看,也可以在露天地裡看,以及最終到電影放映俱樂部裡看。
極致畫布2, 第25頁
厄尼·沃爾夫三世(Ernie Wolfe III)拍攝
在創作海報之前,藝術家常常沒有機會看電影,這便造就了您在本次展覽中看到的這樣一批天馬行空、風格獨特、最終獨具魅力的電影海報。
加納電影海報的黃金時代一直延續到1990年代中期,那時,家庭影像即便是對普通個體,也不再是那樣遙不可及了,加上這樣的租賃機構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另外,成本低廉的“可擦黑板電影海報”被引入廣告機制,加快了這些費時費力海報退出歷史舞台的步伐。
創作這些電影海報的藝術家團體,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加納藝術的看法和說道。繪製海報的職位對藝術家們來說是夢寐以求的,更不用說對那些為此而湧現出來的藝術家學徒了。
儘管這些海報中的圖像令人驚奇、使人發笑,有的甚至讓人感覺彆扭,可它們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當地觀眾。在當時的海報裡,那些我們現在看著似乎有些過分刺激眼球的東西,或許恰好是那些可以吸引潛在客源的決定因素。不管海報的圖像是否與電影內容關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海報表達了人們去影院看電影的共通興趣:逃離現實,身臨其境地與電影共情。
極致畫布2, 第31頁
厄尼·沃爾夫三世(Ernie Wolfe III)拍攝
極致畫布2, 第288頁
厄尼·沃爾夫三世(Ernie Wolfe III)拍攝
極致畫布2, 第289頁
厄尼·沃爾夫三世(Ernie Wolfe III)拍攝
極致畫布2, 第286頁
厄尼·沃爾夫三世(Ernie Wolfe III)拍攝
極致畫布2, 第33頁
厄尼·沃爾夫三世(Ernie Wolfe III)拍攝
極致畫布, 第32頁
厄尼·沃爾夫三世(Ernie Wolfe III)拍攝
極致畫布2, 第292頁
厄尼·沃爾夫三世(Ernie Wolfe III)拍攝
Visit bowers.org for today's programs
2002 North Main Street, Santa Ana, CA
714.567.3600
Copyright © 2020. Bowers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